返回

那一域碧水引得白鹭来!

来源:时间:2023-03-20 11:08


       蓝天碧水之上,数十只白鹭在长兴李湖线航道上,或觅食或嬉戏,给早春的长兴增添了一抹灵动别样的风采。


        “老沈,你快来看呐!”苏盐货83018船主沈国安的妻子看到天空中的景象赶忙叫唤着沈国安,生怕错过了这难得一见的画面。沈国安一听立即停下手中的活,走出船舱,用手机记录下空中盘旋的白鹭。“看来这环境是真好了!”沈国安告诉记者,他常年来往于长兴与苏州,装载石粉。回想起以前,老沈有话说。“以前每次路过这里,刺鼻的味道扑面而来。现在,太湖水域的水都能直接饮用了,而且白鹭都来了,可见咱现在这环境有多好了。”


        如今,长兴县域航道上,越来越多的白鹭来此安家。确实,环境就是民生,青山便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长兴交通执法部门一抓到底,创新突破,聚焦问题,聚力整改,加强监管执法,全力守护好蓝天、碧水、净土。


实现水域环境的有效治理

心中有“数”是关键


        在“数字海事”智控平台,执法人员目不转睛地看着屏幕上各项数据。“李湖线航道上,船号为浙湖州货3208的船舶,污水柜液位已高……”即使远隔几十多公里,他仍旧及时“喊话”船户,并帮助选择就近水上服务区,尽快抽取船内污水。


       这个平台就像“千里眼”,随时随地监管污染“零入河”。平台以全县域50多个监控探头为眼睛、以1500多个船舶“北斗”智能终端为武器,构建起一个“看得清、够得着、管得及”的防污染治理专业化体系平台,全天候监控湖州港籍100至400总吨内河货船生活污水柜的位置信息、储水情况、液位变化等,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自动报警并远程阻断偷排行为,生活污水扫码回收时还能自动计量、积分结算,实时数据同步上传至船E行平台,生成电子单证。

       “我们执法人员上船检查时,还能通过船舶进出港次和污水上岸记录,全程盯牢船舶生活污水,从根本上解决生活污水排放监管难的问题。”长兴交通执法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航道上行驶的货船,或成为风景,也可能成为污染河道的重要原因,为推进船舶防污染工作,长兴交通执法部门深化“双联模式”应用,抓牢船舶和码头两个重点,执法队加强登船检查,联合港航中心进行入企指导,督促船户和企业有效贯彻落实“先交付,后作业”的刚性规定,并对内河通航水域的过往运输船舶封舱情况及燃油实施专项检查,开展“利剑6号”专项整治行动,对抵港船舶及码头相关区域实施专项检查。截至目前,对辖区在航船舶实施1900余次登轮检查,500余次安全检查,整改问题400余起。生活垃圾接收上岸量96余吨,生活污水接收上岸量3573吨,两项数据列全市第一。

       保护一方水土是多方责任。长兴交通执法部门还与属地乡镇定期开展蓝藻清理行动,与江苏省联合治理、联动执法,共享水质监测数据,互通跨界水污染事件、非法占用、非法捕捞等信息,协同开展问题处置、整改,跨界河道水生态环境面貌得到有效改善。


       下一步,长兴交通执法部门将继续深化数字治理和加强执法监管,让全域的蓝天更蓝水更清。

咨询热线

0572-2661166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