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联合主办的“2023中国信用4.16高峰论坛暨2023大公国际年度论坛”在北京举办。本次论坛公布了中国信用共建优秀案例2023年度推荐榜,舟山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报送的《舟山“信用+港口危货数智监管”应用场景》入选十大全国社会诚信实践案例。
中国信用4.16高峰论坛是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自2004年开始,联合20多家全国性行业协会和全国55所高等院校,每年定期举办的信用领域的高峰论坛。
今年来,舟山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紧紧围绕浙江信用“531X”工程和省信用交通建设目标,以港口危险货物作业审批和现场监管为切入点,推进港口危险货物作业审批再提速、监管更精准,营造“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良性从业环境。
整合开发“舟山港口综合监管与服务系统”,将承运船舶、航次、货物、装卸管理员等作业申报信息全部数字化纳入系统,实现全行业危险货物港口经营人作业申报数智化。
再造系统审批流程,实施“线上申报+人工审批/自动审批”模式,以危险货物港口经营人信用评价作为判断采取“人工审批/自动审批”的依据,对信用评价为B级、C级、D级的申请人采取“人工审批”;对信用评价为A级、AA级的申请人采取“自动审批”,审批效能提升接近100%。
根据不同信用评价,对信用评价为A级、AA级的申请人,采取最高20%的低频次现场监管;对信用评价为B级、C级、D级的申请人,系统自动研判,精准推送至所在作业辖区监管人员,分别提高10%、30%、50%的现场监管频次,实现精准监管、有效监管。
“数字+信用+监管”形成三位一体的创新机制,熔炼成港口危货作业管理的高效助燃剂,让危险货物港口信用人体会改革成效,让高信用等级企业切实得到实惠,让低信用等级危险货物港口经营人更知晓维护信用的重要性。机制实行以来,港口危险货物作业审批效率、监管执法精准性和企业信用自觉明显提升,有力推进了港航营商环境建设。
来源:舟山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
调研组乘船沿顺德水道察看了解船舶通航情况、水路货物运输、航道通航建筑物、碍航桥梁以及顺德新港(了哥山作业区)运营和发展规划情况,听取顺德水道航道扩能升级工程推进情况介绍,就工程实施难点进行探讨,并在佛山市政府召开座谈交流会。 会上,陆明生介绍了航道部门“进一步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及‘双碳’战略,优化珠三角高等级航道网、北江和西江的航运条件,建设便捷智慧的航运体系”建设情况。佛山市交通运输局介绍了佛山市港口水运发展情况,以及佛山港总体规划修订、实施港口综合提升改造工程、推进水运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港航企业代表汇报了港航运营现状及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会人员就共同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推动水运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沟通。 调研组指出,顺德水道扩能升级工程被列入交通运输部、广东省“十四五”期水运、航道重点项目,是践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佛山市运输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举措,通过航道、桥梁工程实施,强化江海、水陆联运功能,打造“畅通景美”航道标杆,有效降低水运物流成本,加快佛山水运发展,为北江、西江沿线港口对接港澳、沿海港口货物运输提供更便捷通道,在促进流域经济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服务对外开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调研组对水上服务区建设充满期待,建议围绕“服务区+”功能定位,助力水运营商环境,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将智慧化、低耗化、循环化、便民化融入船民服务之中,更好提升服务船员的能力和水平。
节能水处理设备 / 码头小型化污水处理 / 船舶污水接收 / 污水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