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湖州市港航管理中心扎实开展“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通过强立体建设、注实效监管、促源头落实等手段,实现湖州船舶水污染物向“零入河”迈进。截至目前,湖州地区船舶水污染物接收单数全省第一,接收量全省第二。
一是构建立体化接收体系。依据船户及船舶生产、生活特点,加快构建船舶油污水、船舶生活污水、船舶生活垃圾三套独立运行又相互协同的船舶水污染物收集体系。建成船舶油污水收集船3艘,生活污水接收点190个,安装生活污水接收装置210台套,辖区所有码头按要求设置四色垃圾桶,实现水上服务区、主要港口码头接收设施全覆盖,做到辖区船舶水污染物上岸不留死角。
二是提升数字化监管效能。建成启用全省首个船舶与港口防污染监控中心,全港安装404个监控、3103个“北斗”智能终端,构建专业化监测体系;提升监管效能,依托数字化监管平台和船舶报告系统,摸清辖区船舶水污染物发生量底数,监管做到有的放矢。对辖区码头企业实行“日巡查、周通报”制度,每日通过电子巡查即可发现未确认转运污染物,每周通报到港船舶水污染物上岸率,实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理。
三是注重源头落实。强化“港口端”引导,引入辖区码头企业分级管理制度,重点考核到港船舶水污染物上岸率,对上岸率较高企业予以多项政策优惠;推广“船员学习通”应用程序,适时更新有关船舶水污染物法律法规、操作技巧、污染物接收地点等信息,船员每日登陆学习即可获得积分,用于抵扣违章扣分、兑换船用生产生活用品等,逐步实现船户排污意识从“要我排”“一起排”到“我要排”“分类排”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