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污水上岸工程作为黄山市生态建设工作重点工程,工作推行以来,保障了流域内水质的稳定,流域生态环境不断向好。随着工作的不断推广深入,生态文明的理念也在积极传播,这些成绩的背后有着大量数据的支撑。近日,黄山市地方海事(港航)管理服务中心积极与市数据资源局对接船舶污水上岸工程数据,着力做好对接前期准备工作。
船舶污水上岸工程工作推行以来,该中心先后投入260余万元,在我市辖区各港区均设置了船舶污水收集设备,船舶在到港前按规定将船舶生活污水归集到污水储存柜,当储存柜的液位计达到高位或自动报警时,船舶返港向岸上生活污水收集池排放,最终汇入城镇污水管网。同时,建立起船舶污水上岸管理云平台,实现了各港区船舶上岸污水的动态化管理。2021年全市海事管理机构共接收399艘次到港船舶生活污水,督促船舶按规定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辖区运输船舶生活污水收集量为768.03立方,其中歙县深渡港区上岸生活污水收集量达755.23立方。此次数据对接筹备工作,是该中心积极建设、整合、共享、应用数据,避免重复建设,将船舶污水上岸数据上传至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切实打破信息孤岛,实现统一建设管理、统一平台共享,数据有效整合,资源充分共享。
下一步,该中心将积极推广应用智能生活污水存储设施、智能岸电设施、污水排放智能监测系统、智能扫码上岸等新方式,实现信息联网联控,不断提升船舶污水上岸智能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水平,推进绿色水路交通发展,保障船舶防污染长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