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港航赴湖调研
为学习湖州港航在内河水上服务区运营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2023年6月6日, 苏州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陈广杰率队赴湖州进行低碳水上服务区建设情况调研。
调研过程中,陈广杰一行先后实地考察了和孚水上服务区,城东水上服务区,长兴吕山服务区,详细了解码头服务功能、污染防治、绿色发展等工作。
依据党二十大推动绿色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湖州港航创新实施能源替代、绿色碳汇、循环利用等举措,加快水上服务区低碳化改造,打造融合岸电、风能、光伏、污染物收集处置等多要素的水上低碳服务区,建成全省首个内河低碳水上服务区示范群。
水上服务区光伏零碳供电
2022年11月,湖州市港航管理中心和孚、南浔、吕山水上服务区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成功并网发电,补齐了湖州市水上服务区光伏项目的最后一块拼图,于全省率先完成市域水上服务区光伏全覆盖。
长兴县吕山水上服务区,“光伏+岸电”绿色示范项目在原有船舶岸电桩的基础上,新建屋顶光伏,发电容量达100千瓦,采用“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的模式,可满足服务区内40余艘靠港船舶的生活用电以及园区办公用电。该项目投运后预计年发电量达8万度,同时年均减排二氧化碳79.8吨,实现“零碳”水上服务区建设。
水上服务区船舶污染物上岸
特勤科技潘巍介绍到:“湖州各大水上服务区在船舶污染物上岸时实现扫码排污,运用‘长江经济带船舶水污染物联合监管与服务信息系统’对船舶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转运、处置等操作进行记录,实行船舶生活垃圾电子化联单管理,做到船舶生活垃圾来源可溯、过程可控、去向可循,实现船舶生活垃圾的全流程闭环管理,积极改善内河水域环境质量。去年全年,城东水上服务区累计接收船舶水污染物21.3万单次、1.32万吨,分别位居全省第一和第三。”
船舶污水低碳高效净化回用
船舶生活污水通过码头前岸的船舶污水智能接收装置进行接收上岸后,污水传输至码头后方的污水调节池,通过BioGill®生物循环滤塔一体化污水处理回用设施进行处理后中水回用。
BioGill®主要作用在于改善污水水质,减少水溶性有机物。能提供最适合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利用微生物代谢原理,快速降解BOD、COD与水中氨氮浓度,无须使用曝气机,低耗能、高效率。
和孚水上服务区2023年2月中旬—3月中旬,共计接收船舶生活污水36.45立方,平均每年接收船舶生活污水约500立方。通过BioGill@水处理设施处理回用后,约325立方的中水用于道路喷洒及林木植被的灌溉,符合水上服务区绿色低碳循环利用的建设要求。
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
苏州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陈广杰一行,对湖州港航坚持生态优先,强化科技赋能和数字赋能双核牵引,推动实现精准降碳、科技降碳、数智降碳、安全降碳,率先走出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这一行动十分赞同,既守好了湖州的绿水青山,也换来了金山银山,苏州市港航要以湖州港航为榜样,更好的打造江苏绿色低碳水上服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