荻港,由宋朝保留至今,是个千年历史古村。作为杭嘉湖平原上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古村,荻港因河港两岸芦苇丛生而得名,自古有“苕溪渔隐”之称。全村面积6.3平方公里,总人口4126人。这几年来,荻港曾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国家4A级景区、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古村落、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等12项国家级荣誉。

近年来,荻港村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聚焦“水生态、水景观、水经济、水文化”四条主线,纵深推进“五水共治”,始终以群众满意度为导向,真抓实干,大造生态建设声势、大兴“五水共治”高潮。

自2013年起,荻港村开始致力于工业污染治理,抓源头管理,全面减少工业污染。2015年村内油脂企业已全部搬迁、转行、关停。同时配合加快镇污水管网三期工程(和孚集镇至荻港)建设步伐,新建污水管网10公里,污水提升泵站1座,实现荻港境内工业企业全部截污纳管。
依托凤凰洲生态文明示范区项目的开发建设,荻港村于2014年完成疏浚清淤内河河道总长12公里,打捞、清理河道内水生植物,保持河道畅通、顺直;对原有的5座水闸重新修缮,确保水流畅通和水质安全;在荻港凤凰洲外围新修6305米围堰,确保防洪安全;结合城乡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行动,对古村内生活污水实施全面纳管,新修管网5公里,强化配套基础设施。
探索实施“六老六大员”机制,荻溪“六老”银领工作室的老教师、老干部们退而不休,积极探索“六老+治水”新思路。把“六老”们作为党群沟通的桥梁,将治水工作宣传到家家户户,提高群众治水自觉性。同时听取群众的声音、集中群众的问题、汲取群众的智慧,将工作范围从湖泊溪漾拓展到小微水体,查漏补缺,将治水网编得更密集、更厚实。
网格化深入广泛开展线下宣传,通过张贴海报、标语、发宣传册等形式积极开展治水宣传工作,同时发挥好“荻溪好靓嫂”等文艺宣传团队作用,潜移默化将治水理念灌输到群众心里。不断完善“桑基鱼塘”研学阵地建设,为青少年群体研学实践活动提供个性化教育,基地每年接待研学师生累计超过1万人次,让青少年实地感受鱼桑文化,感受治水成效,体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所带来的美丽蝶变。

荻港村依水而生,因水而兴,牢牢把握“以文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主题,不断丰富乡村游业态。新建蚕桑丝绸文化馆、鱼文化馆、禅茶馆,并开发“渔家乐”表演、渔文化节等,真正实现让游客留下来,让景区“动起来”,让村民富起来,打造出休闲、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小镇,向世人展示出荻港水乡古村落的迷人魅力。
来源:南浔治水办
节能水处理设备 / 码头小型化污水处理 / 船舶污水接收 / 污水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