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拓展光伏低碳技术在水上服务区应用,推进低碳水上服务区试点建设,湖州市港航管理中心深入推进光伏技术研发,选择湖州城东和练市水上服务区开展试点建设研发,于近日完成全省首批水上服务区光伏并网项目初步建设,并投入试运行。
该项目选址城东水上服务区和练市水上服务区,利用综合大楼及配电房的房屋面(人字坡瓦屋顶)分别建成18.4千瓦和44.16千瓦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共采用345wp单晶光伏组件168块,采用“自发自用,全额上网”方式,屋顶光伏自3月初启动发电至今发电量累计1050度,单日最高发电量达138.41度。据测算,两个服务区年均发电量可分别达到1.93万千瓦时,4.86万千瓦时。预计建成25年间,可分别节约标煤154.15吨和369.5吨,节约电费支出107.89万元。
同时,每年可减少多种有害气体和废气排放,其中减少SO2排放量约为1.99吨,NOx(以NO2计)排放量约为0.99吨。此外,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公布2010年中国低碳技术化石燃料并网发电项目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的公告》,全国电网的排放因子取0.997(kgCO2/kWh),该项目每年可减少温室气体CO2的排放量约为66.06吨,将环保节能的社会效益与降低能源成本的经济效益相统一,发挥水上服务区低碳发展的试验与示范作用。
湖州市港航管理中心将紧扣低碳命题,在全市所有水上服务区,继续推动光伏项目向全域化延展。同时,以光伏实践为突破口,在能源技术革新、附属设施改造、绿化植被碳汇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各类低碳科技应用,力争在生态领域持续引领标杆,有力回应“双碳”战略感召,助力湖城水运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