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洞庭湖再添两艘“生态航母”!

来源:岳阳晚报时间:2023-04-19 14:23

专注守护好一江碧水、日处置废弃矿物油和生活垃圾数百吨

试航中的“生态航母”(周新忠 摄)


岳阳晚报全媒体 记者 韩章 李峰波 实习生 姚述花



连日来,岳阳一批关注东洞庭湖生态环境保护的热心人士和摄影爱好者,争相云集岳阳县交通局综合码头,一睹刚刚抵港不久的洞庭湖“生态航母”――“清源3号”集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接收于一体的船舶靓影。

张亮向记者介绍公司运行管理情况(杨一九 摄)

          4月15日14时许,岳阳晚报全媒体记者闻讯赶往位于岳阳县荣家湾镇鹿角社区居(渔业新村)的湖南清源环保船舶污染物接收有限公司釆访。彼时,几十名转产渔民陆续前来贺喜。与此同时,带着“长枪短炮”的10多名摄影爱好者,纷纷挤在公司办公室,争相了解“清源3号”的功能和建造背景。

“中国绿色卫士”张建设与长子张亮研究工作方案(杨一九 摄)


该公司董事长(转产渔民)张亮,高兴地告诉记者,刚抵达码头的“清源3号”,筹资200余万元建造,设计承载量达200吨,功能配置与智能化程度堪称洞庭湖湖“生态航母”。目前仍需一周时间安装辅助设备,之后便能启航作业。其船舶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接收能力,比前几年先后下水的“清源一号”和“清源二号”接收处置能力的总和还高。而它的另外一位‘孪生兄弟’,也将于近日驶出造船厂。”张亮察觉到大家疑惑的眼神,遂打开话匣。

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运营台帐记录完整(杨一九 摄)


生态文明思想理念,持续得以领会和贯彻。各级政府部门和船舶业主,自觉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守护一江碧水方面,政府职能部门出台的各项监管措施愈加严厉,水上运输从业人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空前增强。

可通过手机下载交通部长江干线统一(船E行)系统,查看港区水域船舶污染物整体运转情况(杨一九 摄)


从2021年开始,岳阳县年投入164.3万元,汨罗市投入87.04万元,屈原管理区投入86.5万元,湘阴县投入118.8万元,用于购买水域船舶含油污水、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接收、转运、处置服务。张亮说,多年前依靠捕捞和其他收入,贴补船舶含油污水、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接收处置开支的尴尬窘境,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目前,全长江流域统一使用船E行系统对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全闭环管理。在长江流域的运输船舶,必须通过船E行系统交送船舶污染物,并对船舶排污管口施行永久封堵,船舶运输从业人员,再也不敢向湖里偷排废油水和乱丢生活垃圾了。“通过近几年的生态治理,目前在湖区水域,很难见到漂浮的油污带及生活垃圾。”张亮坦言,洞庭湖水质逐年好转,目前船上生活用水,也是直接从湖里取用,“不再购买桶装水上船”。

环保摄影人士与记者在行驶中洞庭湖“生态航母”体验(周新忠 摄)

记者体验驾驶船舶感受(杨一九 摄)

详细听取张亮的介绍后,记者和生态环境摄影爱好者们,迫不及待登上“清源3号”,观察了解这艘“生态航母”各项功能,并体验了试航作业过程。


报道廷伸∶

岳阳:2022年船舶水污染物接收总量占全省75%


2023年3月,湖南省水运事务中心调研组前往岳阳专题调研船舶水污染物移动接收规范化工作,深入了解岳阳各县市区水运事务中心船舶水污染物接收工作情况。


岳阳作为长江、洞庭湖生态保护的主战场和全省航运枢纽,2022年,共接收船舶垃圾292.4吨,占全省的50.14%,生活污水16055吨,占全省的73.54%,船舶污染物接收总量占全省的75%,为全省水域污染防治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岳阳市水运事务中心环保部部长徐明介绍,岳阳近年来不断推进船舶水污染物移动接收规范化工作,目前辖区内共有船舶污染物接收企业四家,分别为湖南清源环保船舶污染物接收有限公司、岳阳三江卫士环保有限公司、岳阳港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和岳阳县源成残油垃圾接收有限公司,共有污染物接收转运船舶11艘,每年全市发放船舶污染物免费接收补助金额1166万元。


“在2022年以前,岳阳船舶污染物处置率都在80%以下,去年我们全中心集中发力,提升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监管力度,同时对政府补贴资金的到位率进行考核打分。2022年,全年船舶污染物转运处置率上升到95%,船舶污染物移动接收规范化工作取得切实成效。”徐明表示。


调研组强调,岳阳水运机构今后要继续贯彻落实国家《水污染防治法》、交通运输部《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实践“以移动接收企业为主、港口码头固定设施为辅”的接收工作模式,进一步规范人员配备、设施设备、运行管理、服务质量、考核奖惩的标准要求,切实为移动接收企业提供规范、便捷、高效的工作指导。(来源:湖南水运、岳阳市水运事务中心)

咨询热线

0572-2661166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