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管住船舶污水直排、推进“电化长江”行动——长江航运“绿意盎然”

来源:时间:2023-04-13 17:28

三峡坝上旅游客船水污染物“零排放”

  湖北日报讯(记者戴辉、通讯员高妞、李璐)4月7日从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获悉,近年长江航运围绕“降碳、减污、扩绿”,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尤其是长江船舶污染防治成效明显。截至3月底,3.3万艘船舶生活污水油污水外排管系统打上铅封,实现船舶水污染物“船上储存、交岸处置”零排放。

 2022年4月,杨阳创新工作室执法人员对零排放船舶防污染设施设备及水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现场核查 摄影 曾雨薇

  减少船舶污染物排放,是实现绿色航运的关键。作为长江干流流经最长的省份,湖北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国家的重要生态屏障。常年在长江上运营的船舶超过10万艘,船上产生的生活垃圾、废水油污等威胁着长江生态安全。近年来,长航局、湖北港航部门全面推进湖北江段港口和船舶污染防治,目前建成船舶污染物固定接收设施3000多个,流动接收船舶近百条,全省2853艘400总吨及以上船舶完成相应设施改造。据悉,在湖北江段,船舶垃圾、生活污水、含油污水港口接收设施实现全覆盖,船舶水污染物联合监管和服务信息系统(船E行)覆盖全省所有港口。目前长江上的船舶水污染物联合监管与服务信息系统注册用户近30万,注册船舶9.1万艘。

 长江干线船舶污染防治长效机制更加完善。目前,船闸环保监测系统已在葛洲坝1-3号船闸安装就位,该系统分为溢油监测和尾气监测两部分,实现过闸船舶溢油与尾气的在线监测及预警。岸电应用全面推广。长江经济带主要港口码头、重点船舶基本实现岸电覆盖,岸电使用率显著提升,已完成船舶岸电接受设施改造1万余艘。2022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船舶靠港使用岸电近80万艘次、900万小时,同比均增长近60%。


 2022年4月,杨阳创新工作室执法人员对零排放船舶防污染设施设备及水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现场核查 摄影 曾雨薇

  积极推进“电化长江”行动,让船舶更绿色。目前梁子湖首艘新能源客船“梁子岛客01”、国内首艘绿色智能标准三峡“130型”散货运输示范船建成出厂。新一代高端游轮“长江叁号”、武汉纯电池动力高端城市滨江游船“长江荣耀”、全球首艘最大电池容量纯电池动力船“长江三峡1”首航成功。同时,“阳逻-仙桃”航线集装箱电动船充换电项目、“武汉-上海”航线万吨电动船换电项目、武汉“两江四岸”游船电动化项目有序推进。长航局积极推进长江干线运输船舶进入碳排放交易市场,深入推进船舶“零排放”模式,促进纯电、氢燃料、甲醇等新能源动力船产业发展。 

咨询热线

0572-2661166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