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巩固地表水环境质量,推进科学治水、精准治水、依法治水,全力推动省委反馈涉水问题整改,省生态环境厅会同省治水办印发实施了《2022年度水环境质量提升帮扶活动工作方案》,成立了由省生态环境厅水处、省治水办督查组、省环科院、省监测中心及省内高校及科研院所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的省帮扶工作组,针对突出问题、重点管控断面、重点任务,实施分片分组帮扶和技术指导。
8月30日-9月1日,省帮扶工作组赴宁波市开展水环境质量提升帮扶活动,先后前往鄞州区会展中心断面、翻石渡断面、奉化区长汀断面、象山县浮礁渡断面、江北区清林渡断面、慈城断面、前湾新区四灶浦闸断面、慈溪市浒山东断面、余姚市浦口闸断面,现场查看断面周边水环境质量状况,详细了解近年来断面各项水质指标变化情况,听取地方对断面水环境质量提升工作的汇报,并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周边污染源排放、水文水利条件等情况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随后在余姚市查看了临山镇工业园区、黄家埠镇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进展情况,详细了解企业雨污分流、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等情况。
省帮扶工作组在慈溪市召开了2022年度水环境质量提升帮扶活动座谈会,宁波市、鄞州区、奉化区、江北区、慈溪市、余姚市、象山县、前湾新区等地生态环境部门主要负责人和治水办专职副主任参加交流座谈。会上,省帮扶工作组充分肯定了宁波市对治水工作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效,市域水环境质量实现了稳步提升。同时指出宁波市在治水认识上还有提升的空间,在治水成效上还有赶超的空间,在治水方法上还有探索的空间,要坚持长远治与应急治相结合、系统治与科技治相结合、重点治与一般治相结合,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巩固和提升全市水环境质量。同时指出,要紧盯源头扭住截污纳管的总阀门,紧盯过程抓住闭环管理的总链条,紧盯结果把住断面水质的风向标,以更强的责任担当、更严的组织纪律、更实的措施行动抓好断面水质,在持续提升良好水生态环境普惠度上展现更大作为。
9月5日-7日,省帮扶工作组赴温州市开展水环境质量提升帮扶活动,先后前往文成县赵山渡、泗溪断面、泰顺县柘泰大桥、氡泉断面、瑞安市塘下、鲍五、码道断面、瑞安塘下北工业园区、龙湾区永中断面、鹿城区东水厂、灰桥、勤奋断面等点位,现场查看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和水质提升工程项目实施情况,详细了解近年来断面水质变化情况和水质提升项目实施成效,并就现场发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帮扶工作组提出要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推进截污纳管工程,切实开展流域水环境系统治理工作,推动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省帮扶工作组在温州市生态环境局召开了水环境质量提升帮扶活动座谈会,温州市、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乐清市、瑞安市、永嘉县、文成县、泰顺县、龙港市等地生态环境部门负责人参加交流座谈。会议就地方提出的水质自动站超标预警异常数据剔除、工程施工影响断面水质等事项一一予以回复,切实解决地方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
省帮扶工作组充分肯定了温州市水环境质量改善提升工作,就下步工作强调:一方面,要提高站位、紧盯目标,不折不扣推进落实。省委巡视反馈涉水问题整改是必须坚决完成的政治任务,涉及的9个县(市、区)要对照整改工作目标,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巡视整改任务,特别是任务较重的瑞安做好断面治理提升工作对全市、全省来说都具有标志性意义,必须全力打好治水翻身仗。另一方面,要综合治理、补齐短板,扎扎实实巩固水质。各地要认真落实水质治理方案,注重加强水系末端污染区域、断头河治理,将管网建设与完善作为水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全力做好截污纳管、农业面源治理等工作,同时鼓励温州市探索建立数字化管理,积极谋划水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助力温州水环境质量提升取得新成效。